Search


【媽媽發怒了】三三:6Y1M23D

前兩天,一個朋友發來訊息,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媽媽發怒了】三三:6Y1M23D

前兩天,一個朋友發來訊息,問我,她總是對她的孩子發脾氣,就算她想好好的跟和孩子溝通講道理,孩子也不聽,怎麼辦?

我一聽到「講道理」三個字,眉頭就慣性微微的皺起來,不過說起發脾氣,我倒很有感。

其實媽媽也是個平凡人,情緒是老天爺贈與的,不管是開心、憤怒、快樂還是難過,都會在漫長的一生之中交替上演,所以一個母親要在同時面對那麼多繁雜的事情,以及承擔孩子綿密的情緒下,要媽媽不要發怒,未免也太殘忍了些吧?媽媽又不是聖人!

想起許久之前,有一部韓劇電視節目,播放一齣名為「媽媽發怒了」的電視,內容在講述一個母親,養育三個小孩(兩女一男),把生命都奉獻給家庭,小孩好不容易都長大成人,甚至結婚生子了,她渴望起過一個人的逍遙日子,於是和先生溝通好,讓自己去外頭住一個月的逍遙日子。

但即使是已經阿嬤等級年齡的媽媽了,即使是已經搬到外頭去過逍遙日子了,但是一聽到兒女的問題,媽媽立刻就回到原來的狀態裡,那就是不停的「發怒」,為小事發怒,為女兒的婚事發怒,為兒子把媽媽當理所當然的褓母發怒,總之,就是一個不斷發怒的媽媽的戲劇。

聽起來,這是一部挺無聊的戲劇,但很無奈的是,媽媽的生活就是這樣,只要一在乎、一關心小孩,就會陷入無止盡的發怒,因為裡頭有對小孩的「期待」,而人只要有期待,當期待落空的時候,就容易生氣。

而我也是平凡的母親,所以我也是會發怒的。

遠的不舉,就舉近的例子好了。昨天晚上,我就對三三發怒了。
昨晚兩女兒上完畫畫課回家,我和三三川川坐在客廳吃著晚餐,川川吃高麗菜盒子,三三吃水餃,我則坐在一旁,幫川川扶著她的菜盒子,因為裡頭的菜餡很容易掉滿地,但其實我的狀態非常不好,精神和身體都頗累的,很想瞇一會兒,但又強撐著,想要盡到母親的職責,於是一邊陪她們聊天,一邊幫川川處理菜盒子。

然後就在吃飯的過程,三三不停的在為晚上即將而來的「薑湯」抱怨不停。

由於三三體質虛,容易過敏氣喘,所以和中醫師討過後,除了用中藥調理之外,還加強了每天一杯薑湯來補氣。

三三已經連續喝了一個多月了,薑湯非常的辣,三三總是邊哀嚎邊抱怨邊喝薑湯,但她很棒的是,總是很努力的把薑湯喝完,因為我們約定好,現在先辛苦一點,一旦等她病好了,我們要一起去吃大口剉冰。

然後,昨晚不知怎麼了,三三在吃飯的時候,提早抱怨薑湯很辣,她不想喝,她可不可以不要再喝薑湯了……

一開始我只回答:「沒辦法,你要喝,因為我們的病還沒穩定,遇到冷的時候你又容易咳嗽,所以薑湯還是得喝。」

才剛回答完,三三又不停的抱怨薑湯很辣,可不可以不要喝了?
就這樣一路邊吃水餃,一邊抱怨叨唸個沒停,而我的狀況又很疲累,而妹妹的菜盒子的內餡又不斷的掉到地上,我就在這三個煩躁的狀態裡壓抑住自己的脾氣,直到壓抑不住了,我就發怒了。
我很生氣的說:「好,不要再唸,從今以後你可以不用再喝薑湯了,但是你氣喘發作的時候,你要承擔,不可以哭著要媽媽想辦法,媽媽只能不停的帶你去醫院看診,看是要吃藥還是打針,我都願意帶你去醫院,只要你願意的話,我們就這麼辦,不喝薑湯沒關係。」

這時可愛的川川天真的在一旁問:「媽媽,你生氣了哦?」

我扭頭對著她生氣的說:「對,我生氣了,我當然生氣了,因為我也有委屈,我也不想煮薑湯,每次煮薑湯都要花很久的時間,然後煮完給你姊姊喝,我又要一直不斷的被唸,你說說看,我這到底是為了什麼?」我察覺我的怒氣正不停的往上攀高。

川川童言童語,絲毫不害怕正在發怒的我,說:「當然是為了姊姊呀,因為等姊姊身體好了以後,我們要一起去吃草莓剉冰呀!」頓了頓,川川又說:「好了啦,媽媽不要生氣了,媽媽我愛你。」

川川說完,立刻在我臉上親了一下。

這時,一旁的三三小聲的說:「媽媽,對不起,我願意喝薑湯,你不要生氣了,我愛你。」

我回頭看著三三,那麼小的孩子,才六歲,身體不好的她,為了自己的病,其實已經非常努力了呀,每天吃著一般孩子不敢吃的中藥,又喝了這麼久又這麼嗆辣的薑湯,換做是川川,恐怕一口都餵不下去。

在那一瞬間,我正向的看著孩子,在心裡細數那些她的優點,所以我很快的柔軟了起來。

我想起過往的經驗裡,父親一旦發怒,在短短一兩小時都不會停,即使我道了歉,他還是會在這個點上繼續責罵,細數他做牛做馬是為了誰,直到父親情緒發洩到淋漓盡致為止,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後的事,但那時候的我,已經呈現非常厭煩聽父親說任何一句話的狀態了。

我不想三三也成為厭煩的狀態,所以我開始走她的感受,並且連結她的渴望。

我:「三三,我也愛你。三三,媽媽知道你很辛苦,那麼辣的薑湯,你每天都很努力喝,喉嚨都好辣好辣,對不對?」

三三瞬間紅了眼眶,點點頭。

我:「媽媽知道你委屈了,不能跟妹妹一樣吃冰,連冷開水都不能喝,很可憐,還要吃苦苦的中藥,但是媽媽看著你為了自己的身體在努力,媽媽好感動又好驕傲,你真是個很棒的寶貝。」
三三用力的點著頭,淚水更多了。

我:「媽媽要跟你說對不起,剛剛兇了你,媽媽身體狀況不好,很疲累,又太著急希望你的病能好,所以脾氣變得非常不好,對不起。」

三三:「沒關係,媽媽,謝謝你辛苦的幫我煮薑湯,我以後還要喝。」三三擦拭眼淚。

我:「真的嗎?太好了。」

三三:「因為我的病還沒好,而且我今天又咳嗽了,我要趕快把身體弄好,跟媽媽一起去吃冰。」

我:「對呀!讓我們一起去吃冰吧。其實媽媽也不知道什麼是對你有效的,但是我們喝了一個月的薑湯,效果好像還不錯,至少這一個月以來,我們沒有生病,對不對?所以媽媽非常希望你能繼續喝辣薑湯,雖然很辛苦,雖然不知道還要過多久才能辦到,但是媽媽好希望你的病能完全好起來,好希望能跟你一起去吃剉冰,你願意和媽媽再努力一陣子看看嗎?」

三三邊哭邊點頭。

就這樣,我們在短暫的衝突中,再次確認了愛,建立了新的約定,並且願意為了更美好的想像(剉冰)去努力。

所以,對於發脾氣這件事,我的想法是,就算是聖人下凡來,面對相同的處境和煩躁和疲累時,聖人肯定也是會有情緒的,說不定表現得更為暴躁也說不定,所以身為一個母親,有情緒有脾氣也是很正常的!

所以在過程中,我在乎的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我會不斷確認在每一次的的爭執中,都是通往愛的方向,用愛去感受孩子的感受,用愛去連結孩子的渴望,那麼孩子就不至於離我太遠,因為她和我的距離,會被愛給牢牢的附黏著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更多教養文章收藏
詳見李儀婷親子教養部落格:http://sama33.pixnet.net/blog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高壓的教育,走到和諧的教養。孩子每一次的情緒與爭執,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
View all posts